專業(yè)科學處理您的房間,這很重要!
聲學設(shè)計處理分析
對任何房間進行聲學處理的主要原因是要在聆聽位置獲得直達聲和反射聲之間的適當平衡。聆聽聲源時,您的耳朵會聽到來自揚聲器的直接聲音和從周圍堅硬表面彈起的反射聲。只有直接聲音才能為您的耳朵/大腦提供正確的聲音定位。在家庭影院環(huán)境中,尤其是在家庭活動室等兩用空間中,除了墻壁外,您還將有許多表面可以彈起的東西:茶幾,椅子,櫥柜,壁爐,地板,窗戶等。但是,即使在專門的劇院中,您仍然需要對墻壁,地板,天花板和座位進行處理。
理想聆聽位置
到理想聆聽位置的臨界距離是指直接聲能與反射聲的聲能處于同一水平的點。 “再近一點,直接的聲音就占主導地位。這樣可以提供更好的清晰度和聲音定位,但缺乏包絡(luò)性。再往回走,只有反射的聲音。聲場看起來更大;但是,您開始注意到清晰度較低,方向分離不精確以及發(fā)音不清。為了獲得最佳的多聲道聲音,必須找到這個關(guān)鍵距離。
不同類型的聲學材料,可以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吸收材料吸收聲音,而擴散材料則散射聲音。兩者均用于處理墻壁和天花板。多圓柱擴散器是一種類型的散射材料,基本上是從墻壁或天花板突出的凸起或半圓或駝峰。其他擴散器具有不規(guī)則的形狀和圖案。
墻壁和天花板處理
通常,墻壁和天花板表面的20%被吸收性材料覆蓋,該材料至少2英寸厚(最好是4至6英寸),每立方英尺的密度為1.36kg或更多。通常的泡沫材料通常太輕而無法控制低頻,而高密度的玻璃纖維往往太難控制高頻。理想的材料是1.8kg到2.7kg重的礦物纖維。另外20%至30%的房間應(yīng)覆蓋4至12英寸深的散射材料。需要這樣的厚度才能將音頻波擴散到至少500赫茲。具有大約50%的反射聲音通??梢赃_到良好的聲音平衡。
在左,右和后壁的第一次反射點處需要一個吸收器。要找到第一反射的來源,可沿著房間的側(cè)壁滑動鏡子。在主聆聽位置,您可以在鏡中看到揚聲器時確定第一個反射點。通過合作伙伴移動鏡子,該過程可以更快地進行。始終將吸收和散射材料散布在整個房間的均勻垂直帶中。如果將擴散器放在一側(cè)的墻壁上,則在對面的墻壁上的相應(yīng)位置應(yīng)該有一個擴散器。
天花板是關(guān)鍵的反射表面,尤其是在前置揚聲器和就座位置之間的第一反射點,并且需要至少一個或兩個吸收板。座位位置后面的天花板區(qū)域可能也需要散布材料。
房間的角落處理
在房間的角落,通常設(shè)置低音陷阱。來自三個軸(兩組平行的壁和平行的天花板/地板)的共振(也稱為駐波)相交的地方,通常是最強的。如果沒有低音陷阱,這種共振的效果會產(chǎn)生渾濁,難以區(qū)分且高度不均勻的低頻。
家庭影院室聲學裝修要點
要想獲得好的音響效果,必須要有好的環(huán)境。很多發(fā)燒友都有“三分器材,七分環(huán)境”的感慨,足見聲學裝修的重要性。作為影院室,我們要達到哪些條件才算是一個好的聲學環(huán)境呢?
墻面處理
一般而言,我們的四壁大多是磚墻。這種墻壁對于高、中、低頻的反射都很強,尤其是對高頻的反射。所以,適當?shù)奈艟统蔀槭滓蝿?wù)。所謂適當就是不要太過分,如果把聲音都吸得干癟癟的毫無韻味,那就適得其反了。
側(cè)墻的處理
到底這四面墻壁要怎么吸才算適當呢?先說二側(cè)壁。這里要對付的是從喇叭發(fā)出來的第一次反射音。為什么要吸第一次反射音?如果第一次反射音太多,會導致定位不清楚,而且聲音聽起來也會太吵。所以一定要吸音。要怎么吸?您不必滿滿的整個墻面都吸音,只要大約在喇叭與聆聽位置中間處吸音就可以。這片吸音的面積大概要多大?至少要有1-1.5公尺寬,墻面三分之二高度高。
喇叭后墻的處理
喇叭后墻一定要結(jié)實要堅硬,這樣才不會吸掉低頻,而且會讓擴大機功率倍增。假若您在喇叭后墻釘空腔,不論您是用多厚的木板或薄板,絕對都只有負面的影響而沒有正面的效果。最常見的負面影響就是聲音虛虛的,低頻量感不夠、不結(jié)實,而且低音不干凈。
既然喇叭后墻要結(jié)實要硬,您剛才怎么說要吸呢?我所謂的吸不是要您弄空腔,而是要像側(cè)墻一樣的吸法。請注意,假若您在二側(cè)墻做吸音之后,已經(jīng)覺得定位精準,而且聲音不會吵,那么,喇叭后墻就可以不要做吸音處理。反之,如果您還是覺得聲音太吵,定位不精準,那么就要在喇叭后墻做吸音處理。后墻一吸之后,保證聲音改觀。
喇叭后墻墻角的處理
任何的墻角處都是駐波最強的地方,如果能夠稍加處理,對于聲音絕對會有助益。如果不加處理,其實也
不會產(chǎn)生巨大的傷害。最自然又不花錢的處理就是將墻角設(shè)計成書架、CD架或擺飾架。有人會用木板把那個
直角封起來,這樣就變成斜角而非直角。這樣做是有用的,不過仍然會冒斜角空腔吸收低頻的風險。有人則將那個直角做成弧形,弧形具有擴散聲波的作用。不過,仍然要冒空腔吸收低頻的風險。
聆聽位置后墻要怎么做
或許您會說,我都已經(jīng)貼著后墻坐了,這片墻還能怎么做?老實說,貼著后墻坐是最不好的,因為此時聲音會比較渾。除非您的系統(tǒng)低頻不足,必須靠近后墻來增強低頻。一般而言,您的坐椅至少要離后墻半公尺,這樣的聲音才會比較干凈。
聆聽位置后面這片墻其實可以吸,也可以擴散。用吸是怕您離后墻太近,反射音太強。用擴散是因為離后墻較遠,擴散可以使聲音更自然。最佳的方法是將吸音材料用在擴散造型的表面上,這樣一來,吸收與擴散的好處兼得,這是最完美的。
地板的布置
居家地上大概都是大理石、瓷磚或木質(zhì)地板。為了降低從地板反射上來的低頻,我們還是需要在喇叭與聆聽位置之間的這塊地上鋪上可移動的厚地毯。請注意我說厚地毯,而不是一般南亞薄地毯。為什么需要厚地毯呢?因為厚地毯的吸音效果才夠,如果您只想用小塊薄地毯,那將只有裝飾作用,而沒有實質(zhì)的吸音作用。
天花板的處理
一般來說,天花板最好也是吸音與擴散兼具,這樣聲音才會最好。如果只有擴散,則從天花板來的高頻反射音會太強。